旅行志 03:兰苑狮吼
立泉时隔两年,再到金陵,依然是为单雯和施夏明而来,在兰苑看一折难得一见的「狮吼记·跪池」。记得两年前专程去江宁府学门前“朝圣”,知道省昆和兰苑就在这个小院子里,那时我只有江南剧院的演出票便无缘进去。但正如我在后来游记中写过的,只是看到“江宁府学”四个字就已经不虚此行。
省昆的院子在朝天宫旁边,视频中见过很多次,真的身临其境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有点类似北方四合院布局,中间一个“十”字分出四片草坪,从东边看去的高耸白墙就是传说中的兰苑小剧场。
入口在南门,向北应该是明伦堂,西厢房门虚掩,里面堆着一些舞台道具,朝东走能听到吹奏的昆笛和其它乐器声音,可能是乐队练习的地方。其实我刚一踏入这个小院就看到从西边跑过一个脸上化好戏妆油彩的白衣女孩,惊诧之余我的第一印象不会错,是单雯,略一发呆,回过神来远远举起相机。
和她交谈的应该是雯妈妈,演出有家人陪伴,好温馨❤️。
兰苑的票是签到制,在微信报名参加,按先后顺序分配座位,再去现场签到确认。
因为几件事情撞到一起,我那天时间表定的十分紧凑,但总算提前 1 小时到了省昆,还有一点时间去好奇的探索这个憧憬已久的小院子。
门口售票处,对于网络售票已是常态的现代可能只剩下象征意义
写着昆盏堂的白板
一只狸花压海棠
另一只狸花也压海棠
传说中的兰苑
如果现场能买到加座票,其实就是在前面放一排这种迷你小板凳🤭
节目单
狮吼
大概 5 年前我其实已经在哔哩哔哩看过雯明的「跪池」,一对可可爱爱的吵闹冤家和不知趣(专业拱火)的苏东坡,正因如此我更想亲身在兰苑一睹舞台上的这折轻喜剧。
没错,最美杜丽娘凶起来,小明只有挨打的份
“动也不敢动”
“神道啊神道,快来搭救我陈操😭”
“搭救你的神道在此~”
“这等厉害!待我进去再说她几句!”
However, A few minutes later…
“啊娘子,不要生气,待卑人与你捶背😭”
标准结局,被揪着耳朵拽下场
无疑「狮吼记·跪池」是一折非常棒的轻喜剧,以《牡丹亭》最美杜丽娘闻名的单雯演起彪悍的柳月红,一根青藜杖打得季常和老苏战战兢兢…河东狮吼,反差逗得我们这些昆虫笑声不断,客串主持人的李鸿良说:“这是一折能压场的戏”。对我而言,终于能在小剧场近距离见到心中的男神女神,收获百十张剧照和垂涎已久的 4K 视频,戏前戏后的激动之情早已溢于言表。
单雯在一些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最喜欢演的角色就是这个非常规的柳月红,她说自己“舞台上很娇羞,私下里很爷们儿”,可能娇羞的杜丽娘演得多了也想借柳月红“发泄”一下吧,哈哈我猜的。
武丑
其实那天是武丑石善明的专场,雯明只是助演,因为第一折「盗王坟」和第三折「三岔口」是很消耗体力的武戏,演员要换服装也要稍作休息,所以中间安排一折「跪池」。
我对石善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他一出场就认出是《南柯梦》檀箩蚁王的马夫,翻跟斗前长舒一口气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察觉到,作为配角的武戏演员不应该仅仅以“配角”来看。登上舞台的每一个人都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一场精彩演出本就是台上所有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个人出现失误都会留下瑕疵。
看过会知道,武戏真的很难,这样的气温在台上几十分钟奔来跳去,连续大幅度的动作要边舞边唱。「盗王坟」可能还算“轻松”,最后的「三岔口」尤其考验体力,仅到一半,镜头下就见戏服已经湿透,而他们依然能面不改色、气息平稳的演下去。我听到舞刀的呼啸声,看到的是中国戏曲独特的无实物表演方式,本来雯明已经值回票价,这两折武戏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赶场
说“赶场”是因为那两天绝对是我经历过的行程安排最紧张的周末,下午 2:00 在杭州大剧院看浙昆的《十五贯》上本,3:50 坐上开往南京的高铁,6:30 提前 1 小时赶到兰苑,第二天早上挤出 50 分钟在 9:00 去瞻园里的太平天国博物馆,然后 10:50 坐上返杭高铁,下午赶回杭州大剧院看《十五贯》下本。一件事紧接着另一件事,不过都没有错过,顺利按时间表走了下来。
摄影与后期
之前听说过兰苑的“迷之灯光”,但那时候没有接触摄影,仅仅是留下一点印象,直到亲身体验才知道欲哭无泪的感觉。几百张剧照,开开心心回家查看赫然发现白平衡全都偏暖,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叠一层黄色滤镜。
幸运的是,因为之前出现过一些各种原因的拍摄错误,让我对这次难得的机会有点担心,第一次启用相机的 RAW 格式。虽然每张照片的体积因此从 10MB 增加到 25MB,但 RAW 文件保留的大量影像元信息让后期的照片调整成为可能,用 Pixelmator Pro 可以轻易把白平衡拉回来。
拍的越来越多渐渐理解为什么摄影总是伴随着后期,即常说的 PS,尤其光线复杂的舞台摄影更是离不开后期修图。其中一个典型原因是相机的自动测光总有过曝倾向,要拍出被打光的人物色泽饱满而背景呈现自然黑暗,如上面👆那张,必须以快门速度和 ISO 手动控制曝光。如果用自动挡,相机大概率会傻傻的提升背景亮度而使主体人物过曝。
问题恰恰在于手动模式很难精准曝光,与经验、相机硬件和实际舞台灯光都有关系。以我的索尼 a6300 为例,普通人物动作场景用 1/160 秒的快门足够,这样 ISO 可控制在 1000 以下,能获得相当纯净的画质。而对于转瞬即逝的武戏动作,快门速度至少要达到 1/640 秒,此时为获得足够的照片亮度 ISO 会飙升到 5000 以上,不可避免的产生噪点。有时候普通场景和武戏场景切换得很快,可能同时伴随灯光变化,真的很难及时调整到最佳曝光参数。所以 RAW 格式显得尤为重要,先拍到再说,有问题后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