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笔记与写博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小时候并不记笔记,只是到中学科目的数量和内容一起爆炸,需要脱离书本从课堂提炼知识,才开始整理思路写在单独的笔记里,之后形成习惯一直到大学都是如此。

记得高中每一个学科都有一本厚笔记,我的字不算好看,但在写笔记这件事上却十足认真,捏着圆珠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不想在干净的笔记本上留下碍眼污渍。后来这些笔记留给弟弟,再没有见过它们,如果还能找到那肯定就是我求学时期最珍贵的回忆见证。

电子化

进入计算机世界后,从语言语法、数据结构到编程思想、系统架构,点滴浩如烟海,而人的记忆会衰退,难免生疏遗忘,所以记笔记势在必行。不过要找到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案并不容易。

面对不断膨胀的内容,纸质笔记已经过时,难以编辑也不好检索。大学尝试过微软OneNote,用它记录的笔记会被存储在云端OneDrive上,而我的OneDrive容量已经扩充到30GB,无论是文本还是嵌入图片都非常充足。OneNote不仅有Win32版,还有为触控优化的UWP版本,是当时少数几个能在我的昂达平板上运行的软件之一,早年入门Java的学习笔记大部分也都是用它在图书馆里敲出来的。

OneNote并不完美,随着要记录的笔记类型越来越多,缺陷变得不可忽视:

  • 不支持代码格式化和代码高亮。
  • 内置格式很多,但文本排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没有Linux客户端,网页版体验不好。

OneNote

代码高亮能通过手动调整文本格式解决,就像这样,虽然很蠢,看起来很怪,但还算可用,而没有Linux客户端则无解。我日常需要记录大量学习笔记,包括知识点和处理过的问题解决方案,依赖OneNote导致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能把Linux作主力机使用,因为无法统一管理笔记。

意识到问题后开始寻找替代品,必须“好看”并且全平台支持,可是找来找去居然真的没有一个笔记软件能符合这两项“简单”要求…直到Visual Studio Code出现,它本是一个强大的文本编辑器,但原生支持Markdown让我眼前一亮,简直就是为开发者量身定制的笔记软件。

搭配GitHub创建一个私有仓库作为笔记的云端存储位置,每次记录和保存只需从不同设备上PullMergeCommitPush即可,天生的分布式+跨平台。

花些时间把之前的笔记全部迁移到新方案,不得不说,Markdown用来写笔记是非常不错的。

VSCode Note

博客

我的第一篇博文是2016年的《停半晌,整花钿》,一个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对过去和未来感慨迷茫,怀旧、反思和憧憬杂糅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对一个内敛型人是从未有过的新世界,写出来放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假定有人能看到,便少几分“孤独”。

笔记和博客有什么区别呢?一些知识性内容,笔记是散碎的,不一定准确,只要自己明白就可以,而文章是要被别人看到的,条理清晰与内容精准是一个体面博主对行文的基本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记笔记很简单,但要把笔记整理成一篇融合观点的文章却不甚容易,至少自己要完全理解才能写得出来。

此外,一些类似《槐安国内春生酒》的“随笔”散文,埋在笔记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写出来就是为排解内心“孤寂”。我加了引号,是一种复杂感觉,人都会对事情产生思考,记录下来希望别人看到,称为内容分享。这种分享显然是私有笔记不能具备的属性,也是我认为笔记和博客最大的区别:一个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是写给别人看的。

VSCode Blog

也许内向者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博客或其它形式的分享平台,这样即使不喜欢日常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情感,至少有一个地方可以把它们写出来。像这里,我知道有人能看到,不论是我的朋友还是陌生人。

arrow_upward